利用AI实现交易策略自动化
本文介绍我将人工智能与交易相结合的历程:技术栈、实验、成功案例以及它真正盈利的地方。

一键发币: SUI | SOL | BNB | ETH | BASE | ARB | OP | POLYGON | 用AI学区块链开发
我刚开始交易时,犯了大多数人都会犯的错误:追逐蜡烛图、过度交易以及让情绪左右决策。正是在那时,我决定将人工智能引入交易。我没有试图凭借直觉战胜市场,而是构建了一个能够学习、适应并毫不犹豫地执行交易的系统。
以下是我将人工智能与交易相结合的历程:技术栈、实验、成功案例以及它真正盈利的地方。
1、为什么AI在交易中比人类情感更有效
交易 80% 取决于心理学,20% 取决于技术技能。人工智能则相反:它只关注数据,不考虑恐惧或贪婪。
- 人类对新闻反应过度 → 人工智能将其视为一个数据点。
- 人类在亏损后进行报复性交易 → 人工智能重新计算并等待。
- 人类可以追踪 3-5 只股票 → 人工智能可以在几秒钟内扫描 500 只股票。
仅凭这一点,我就意识到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种工具,更是一种竞争优势。
2、正确收集交易数据
我最初使用的一些免费 API 包括:
- Alpaca(用于实时价格信息 + 模拟交易)
- Yahoo Finance / Alpha Vantage(用于历史 OHLCV 数据)
- News API(用于情绪分析)
提取数据的示例代码片段:
import yfinance as yf
btc = yf.download("BTC-USD", start="2020-01-01", end="2025-01-01", interval="1d")
print(btc.tail())
拥有加密货币和股票数据让我能够灵活地跨市场训练 AI。
3、我测试过的用于交易的 AI 模型
我尝试了三种主要方法:
- LSTM(长短期记忆网络):最适合时间序列预测,例如预测第二天的收盘价。
- 随机森林分类器:快速测试价格在接下来的 5 个交易日内是上涨还是下跌。
- 强化学习 (RL):AI 代理通过反复试验学习何时买入、卖出或持有。
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势:长短期记忆 (LSTM) 预测准确,强化学习 (RL) 执行效果更佳。
4、将预测转化为交易信号
AI 给出“价格可能上涨”的提示还不够,我需要更清晰的信号。因此,我将预测转化为如下规则:
- 如果 AI 预测上涨概率 >70% → 买入
- 如果 AI 预测上涨概率 0% → 卖出
- 否则 → 持仓
仅此一项就让我的过度交易减少了 40%。
5、回测 AI 交易系统
在投入真金白银之前,我基于历史数据进行了回测:
- 使用 Python 版 Backtrader
- 在特斯拉(波动性)、苹果(稳定性)和比特币(波动性)上运行我的 AI 模型
- 与“买入并持有”策略进行比较
结果:
- 特斯拉 → +18% vs. “买入并持有”策略 +12%
- 比特币 → AI 通过观望避免了大多数崩盘
- 苹果 → 略逊一筹,因为股价波动缓慢
经验:AI 在波动性大的市场中脱颖而出,而非沉闷的市场。
6、上线:实时 AI 交易
回测后,我将 AI → 经纪商 → 市场连接起来。我使用的堆栈:
- 用于订单执行的 Alpaca API
- 用于实时价格更新的 WebSockets
- 我的 AI 模型在后台运行,推送信号
第一周,机器人做了一笔我从未做过的交易:逢低买入。这笔交易最终上涨了 9%。我意识到 AI 并没有像我通常那样“恐慌性抛售”。
7、强化学习,实现更智能的执行
回测效果不错,但我想要一个能够自学的交易员。于是我开始使用强化学习。
- 当机器人获利时,它会获得奖励。
- 当机器人亏损时,它会受到惩罚。
- 经过数周的模拟,它学会了耐心。
经过训练后,它开始在市场波动较大时提前退出交易——这让我避免了更大的损失。
8、人工智能真正让我赚钱的地方
与其试图预测确切价格,人工智能在以下方面表现更佳:
- 筛选 1000 个股票 → 突出显示动量排名前 10 位的股票
- 在突破变得明显之前发现突破
- 自动执行止损和止盈位
我并没有赚到数百万,但人工智能持续为我的手动交易带来了 5-12% 的收益。一年下来,这种收益大幅增加。
9、人工智能 + 交易的未来
到 2025 年,我认为交易将演变为:
- 内置于经纪商应用程序的混合人工智能顾问
- 零售交易者可以根据自身数据进行训练的定制人工智能机器人
- 基于LLM打毛线哦ing的仪表盘,您可以提出问题:“今天哪只股票出现了看涨背离?”,人工智能会立即给出答案。
未来不是要取代交易员,而是要为他们提供人工智能的副驾驶。
原文链接:How I Used AI to Automate My Trading Strategies
DefiPlot翻译整理,转载请标明出处
免责声明:本站资源仅用于学习目的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,读者在采取任何行动之前应自行研究并对自己的决定承担全部责任。